EN 怀念旧版
首页» 新传风华» 校友汇» 校庆百廿 校友说丨姚常房:行走于日“常”,不停步探“访”

校庆百廿 校友说丨姚常房:行走于日“常”,不停步探“访”

发布日期:2022-05-29浏览次数:

  百廿师大,薪火相传。为庆祝我校120周年校庆,传承师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友会联合开展了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校友生涯访谈活动。

  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的同学此次采访了新闻与传播专业2007级校友姚常房。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她从事《健康报》记者的工作经历和心得体会,通过她的分享,学习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姚常房,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07级优秀毕业生,现任《健康报》首席记者。2022年1月,入选2021年度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名单。

  行走于日“常”,不停步探“访”。她的名字里蕴含着人生行走的曼妙风光。

  01 乘风破浪时:于理想国中坚定初心

  走入医药卫生行业、选择从事《健康报》记者这份工作,既是偶然,也是对自己初心和理想的坚守,亦是基于充分的准备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在谈到如何从校园走入健康报道这一职业领域的时候,姚常房说,自己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有几段报社的实习,并且参与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某个历时一年的药品类项目。这关键的一年正是引领姚常房进入健康这一领域的一个契机,“在药监局实习的那段时间,我对健康领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知,大家为了与每个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而共同努力”,从事这份非常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事业,正是她的初心。

  “当时在准备面试的时候就非常认真,我不断审视自己是不是要坚持做下去,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能不能耐得住寂寞,在内心充分地询问自己,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带着一颗真心去,是真的想在这个领域中去做一些工作。”对国内外卫生健康政策及最新动态的深刻洞察、扎实的写作技能、再加上非凡的思想高度和政治高度,正是基于在知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姚常房得以在清北复交云集、竞争极其激烈的人才选拔中突出重围。

  02 十年磨一剑:在荆棘地里找寻鲜花

  姚常房从编辑到记者,从一名新人走向“带新人”的首席记者的过程,是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走出来的实践之路。十年磨一剑,这一路上她兢兢业业、披荆斩棘,化解压力、应对挑战、享受高光、投入当下是她最坚定的从业态度和行为写照。

  最初,姚常房进入单位后在编辑的岗位工作了七年,并完成了从报社小白到资深编辑再到首席编辑的蜕变,这不仅磨炼了“笔杆子”,也为后续偶然转轨记者岗积累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经验沉淀和行业锐度。在编辑岗位的七年时间,让姚常房从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成为了能够跟多行业各领域的人深度对话、具备逻辑性的理性思考者。在转岗到记者岗后,姚常房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了部门中仅有的女性首席记者。“相比编辑,虽然记者这一职业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会更大,但也更自由,在采访的过程中你可以走出去见识更多,无论是采访、约稿、写作还是安排版面相对来说会有更多可以自己掌控的时间,能够更好把握主动权。”入门一个行业并成为其中的专才和佼佼者绝非易事,对于医疗健康这一类本身具有专业壁垒且理论性强的领域,姚常房在跨领域的舞台展现出异于常人的热忱、专注与务实。“从开始入职一直到现在,我唯一的一点就是我比较专一,一直围绕卫生政策及卫生管理这些内容做文章。”只有在一个垂直领域深耕,坐得下冷板凳并发挥深度努力,才能在这个行业真正有所建树。

  任何工作中都会出现困难和挑战,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去积极应对一直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原则。姚常房坦言没有遇到过特别棘手的问题,例如文字工作者灵感枯竭、创作欲望衰退等等。在多年的选题和采访中,姚常房同样面临工作重复性的问题,但她认为这恰恰是需要不断更新、迭代升级、提升运作能力的着眼点——即便每年采访的都是同一个对象,但双方总能在对话中相互引导着一起成长,在磨练中提出更深刻有建设性的洞见、不断找到新的视角、基于自身专业经验影响政策并提供跨界的帮助……这都是给予姚常房无限价值感与成就感的高光时刻。发挥媒体的沟通作用,架起行业内部、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用柔和易懂又不失科学性的语言翻译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术语,客观公正的传递事实,深入浅出的提炼精华,填平彼此之间的信息鸿沟,是记者等媒体从业者的职责,也是她们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来源。

  多年的报社从业经历与记者身份,在潜移默化中为姚常房带来个人价值、工作能力与个人心态上的改变。稿件写作、舆情分析、报道口径等方面工作能力的提升,让她更享受在为他人创造价值中收获成就感和幸福,与同事们共享喜悦;丰富的采访经验及阅历,让她受到被访精英人士人格魅力的极大涵养,从而更好地走向沉静、平和、谦逊,并树立终身学习的人生理念,不断提升自我。

姚常房在广西参与疫情防控处置

  03 安处是吾家:于冲突中平衡身心

  在谈论工作对自身的影响之时,姚常房也提到了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如何做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对于当代人来说,在“996工作制”的话语被抬上社会舆论的舞台后,争议与批判总是漫天飞舞,这背后是社会中绝大多数普通工作者奔波劳累的现实写照,如何去平衡和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下照顾好我们的身心,保持健康可持续的状态,对于这一问题,也许我们难以独自解决。姚常房的心得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她指出,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父母等家人的无条件支持与帮助,为她减轻了很多工作之外的负担;贴心且善解人意的伴侣,为她带来情感上的相互扶持和彼此支撑;亲和体贴的领导,为她提供了温馨且富有归属感的工作环境;再加上个人的积极调节和主动适应,保持运动锻炼的习惯让她更好抗压和保持好的身体状态。忙碌的工作与私人时间的冲突,既是时代困境也是个人难题,但倘若我们能够学着去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系统,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在集体的帮助和个人力量的结合中,才能更好找到平衡。

  04 术业有专攻:在赛道里披荆斩棘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如今各职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就如何进行未雨绸缪,提前接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信息,进而明确发展方向,提升专业能力,适配职业需求等问题,姚常房认为,学生们在求职前应该做好充分了解,但是找工作就像找对象,看缘分。姚常房成为《健康报》记者的缘分要追溯到十几年前的校友招聘,“当时没有发达的互联网,一切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她认为首先要了解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术业有专攻”才能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披荆斩棘。其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能力以及所学专业等资源和人际等条件,挖掘自己的职业目标库。

  同时还有很多其他渠道来接触信息。她介绍说,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方式,正呼应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同学们通过利用实习身份进入目标职业,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收集到的信息一般来说可信度较高。另外还可以采访正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以及学校毕业的学长学姐等,听取专业相关人士的经验、心得。其次,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报社、微信、微博等渠道多元化,同学们可以针对目标职业岗位登录企业网站,客观直接了解职业信息,比如卫生健康委下设的人事司(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设机构,每年网站都会公布很多具体的人事招聘。除此之外,许多招聘网站上会有相关职业信息的介绍以及要求等信息。平时,可以关注所在城市的各种人才招聘会,通过单位与人才之间的交流获取相关职业信息。

姚常房在日内瓦参加世界卫生大会

  05 一览众山小:在转型中回归本心

  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掌握哪些技能、技巧和知识,姚常房根据十多年的从业经验,总结出以下看法:首先,热爱新闻是成为合格记者的前提。很多记者经常会碰到一个困难,就是感觉没有新闻可写,其实想想什么问题是当下热点,或者读者当下最关心什么,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只是缺少了发现的眼睛,然而只要心到、身到、眼到,新闻其实就在身边。其次,培养专业实践技能也非常重要,这是成为合格记者的必备条件,无论是获取新闻线索。还是从写一条短小精悍消息开始,这些都非常能锻炼写作能力和新闻敏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新闻行业摸索就像在登山,身处不同高度景色会出现新的变化,而如果登上山顶俯瞰脚底,心情也会豁然开朗。

  身为记者,不仅要有专业化素质,还要能博采众长,既要致力于深度报道和背景报道,也要追求热点焦点。人文素质对于记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同理心、包容心,责任心是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正如康德所说:“人格是其行为能够归责的主体”。正如杜骏飞所说:“新闻理应为了人、属于人、回到人;新闻处于社会传播之中,新闻正义在本质上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新闻人本主义的观念,将不满足于专业性、中介性和过程性,并使新闻业回归高度理性、高度责任感、高度职业能力的知识分子行业。”姚常房认为,只要站在对方立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新闻人。

  谈到记者这一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她说,随着媒体正在转型,小步、稳步、不停步的转型趋势也促使媒体人的转型。从传统的“内容策划”和“文字处理”,到新媒体“采编营销合一”的工作方式,“媒体转型人”在转型的“变”与“不变”中并存,“变”的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不变的是政治素养、专业理念、新闻敏感等专业能力,“媒体转型人”的技能模式是“多专多能”。“可能以前的时候大家不觉得窄众的领域非常有前途,但现在会发现窄众的领域反而越聚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姚常房认为,行业性的媒体转型会更加容易,这些经验源于多年精专于某一领域的扎实工作,可以看出,她的开阔、前瞻与深度,源于积累的学养和智识带给他视野和勇气。 

  06 风雨与兼程:念北师时砥砺前行

  姚常房回想起曾经在文学院的读书时光,老师们的温和负责和学校创新进步的精神令她依然感动。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将于2022年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一百二十年培育人师,一百二十年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北师人始终坚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北师传授的教的是砥砺前行,是一种中国文化。

  对于北师大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姚常房也提出一些建议。当前疫情不仅对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发起挑战,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一次考验。2020年全国高校应届生87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因此,将就业信息连接到学校里就很重要。一方面要了解学生切实所需,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目前的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将就业网站的最新海量就业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其筛选出适合所学专业、匹配其现有综合能力的有效招聘信息,除此之外,面对线上招聘面试的形式的变化,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线上求职的技能培训,组织历届优秀学子分享经验、进行在线网申、视频面试、电子协议书等方面的培训。最后她认为,通过发挥专业教师和校企资源的优势,做到信息共享,共同帮扶也非常有帮助。校友力量是非常大的,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校友开展就业分享,引导学生就业,提升就业质量。

  记者手记  

  都说声音是传达一个人状态的最好体现,在听到姚老师明快且充满亲和力的声音之后,我被她的乐观积极、活力朝气所感染,像是一位怀揣好奇心的求学者。因为疫情和时间原因未能亲自见面,通过互联网的一角,我了解到她在生活工作之间似乎正在找寻一种平衡,她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知足常乐也让我心生羡慕。

  从事新闻行业,特别是做中国健康传播方面的跑口记者,接触最多的其实就是身边的普通人,以及卫生健康行业的一些专家,去疫情一线目睹社会上最真实、最接近地气的社会现象。用最朴素的语言去讲述老百姓关心的健康事实,长年累月的奔波,是她日常工作的写照。

  在她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种非常健康的力量,好像和《健康报》紧密相关,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更是心理上的健康。或许正是经历了大风大浪,才能更加坚定勇敢地微笑面对生活,这样的精神底色深深打动了我,抱着健康的心态去看待生活,或许是我现在需要学习的,我也希望能够从她的世界里汲取力量,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