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机关系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3-04-09浏览次数:
4月6日上午9:30,“ChatGPT vs. 文心一言—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机关系”研讨会在云端顺利举办。研讨会由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新媒体研究中心、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珠海)以及中国VR/AR创作大赛秘书处主办。
研讨会邀请到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博士生段泽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官璐、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讲师李倩、百度AI发展中心副主任吴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助理教授许坤、香港浸会大学互动媒体系副教授张昕之、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讲师朱毅诚等专家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副教授刘茜主持。
在本次研讨会中,与会嘉宾从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机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的相关话题。
段泽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博士生
段泽宁分享了题为“提示的偏差与计算传播研究”的发言,他通过ChatGPT对疫苗态度和口罩劝诱推文生成的生动例子,阐述了快速发展的大型语言模型给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可能性,包括:一是广泛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二是文本配对和排序;三是自然语言生成,节省大量人力;四是模拟特定人群,帮助研究者进行前期测试。然而,他同时也指出大型语言模型可能本身存在偏差,因此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建立一套评估标准。
官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讲师
官璐老师分享的题目是“对‘大模型’的一点小讨论”。在分享中,她表示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技术上的突破是“意料之中”,其技术基础(神经网络、预训练模型等)已在近十年有广泛应用,然而,ChatGPT在全网引发的热议却是“意料之外”。在尝试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发现使用ChatGPT需要一定的提问技巧,目前已诞生了全新领域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辅助人们使用大语言模型。官老师还提到,大语言模型即将带来“智能鸿沟”,包括全新一轮的“接入沟”(access)、“使用沟”(use)和“驯化沟”(domestication)。
李倩
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讲师
李倩老师分享了主题为“CASA vs. 去人类化”的演讲。她指出了ChatGPT在部分领域的优势,但同时强调人类经验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此外,李老师指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人机交互的经典范式——CASA(Computers Are Social Actors)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社会中,应当如何正确理解人与AI关系?是将人与AI之间的交互视为一种社交互动(CASA),亦或是当做工具使用(去人类化),才能保证社会与人类的良性发展?
吴昊
百度AI发展中心副主任
吴昊主任围绕“新技术、新趋势、新体验”的主题进行了文心一言与大模型的技术分享。他指出,百度作为全球领先AI公司,在大语言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能够提供从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的全流程服务。他还分享了文心一言在文本创作、图片绘画、智能问答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最后,吴主任讲解了大模型的技术原理和大模型产业化的挑战,并表示,百度将继续加大对大语言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力度,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许坤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许坤老师从社会意义和道德方面切入,提出诸多思考,例如:目前很多数据包含一定刻板印象和偏见,以其为训练数据的模型生产出的内容如何影响已有的偏见?是否会将现有价值观变得更加趋同化?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应停止表面地讨论人与AI谁表现得更好,更多去探讨AI的哪些特征会影响我们对其的认知?许老师说,“现在由于AI的发展,尤其是ChatGPT的迅速发展,我们是有第三个维度去解释‘medium message’的特征分类的。”许老师介绍道,第三个维度即message production explainability。
张昕之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互动媒体系长聘副教授
张昕之老师表示,他一直关注技术如何介入新闻的生产过程,以及AI生成的内容对社会和心理的影响。张老师提出两个维度来分析AI生成的内容:第一个维度区分乔治·里茨尔提出的“麦当劳化”的内容(强调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和本雅明提出的机械复制论(强调特定时空下作品产生的氛围以及作者的自主权);第二个维度区分内容可信度和问责程度的高低。张老师指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生成内容只是将现有资料打碎后重新组合,而使用者的创新很重要。他认为成功的AI使用者是“专才”,有能力将任务细化,提出理论导向的具体问题,人机协作,善用AI。
朱毅诚
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讲师
朱毅诚老师的分享主题为“策略传播和AI:对于跨文化因素的考量”。朱老师提出在策略传播的三大领域“组织传播、营销传播和公共关系”方面,AI均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跨文化差异。同时,跨文化AI还带来了三个核心张力,分别是“为谁”“为了什么专业场景”和“为了什么目标”。最后,朱老师提到ChatGPT也许能够消除语言符号或价值隔阂,但这是一种共荣性的消除,还是排他性的消除,需要使用者和研究者给予一定考量。
刘茜
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副教授
主持人刘茜老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指出,研讨会所探讨的内容涉及了ChatGPT技术内涵、AI生成内容、文化交流和人机关系等多个领域。ChatGPT正在不断改变着人类社会,而在这个跨文化背景下,ChatGPT带来的影响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对于AI生成内容的使用,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以充分发挥ChatGPT的优势,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跨文化背景下的人机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同时也为大语言模型在学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探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