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丨《新闻记者》主编刘鹏老师带你走进新闻传播学刊编辑后台
发布日期:2022-06-14浏览次数:
01 讲座回顾
5月27日下午,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期刊主编面对面”系列讲座第六期在云端顺利举办。本期邀请到《新闻记者》主编、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南京大学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兼职教授刘鹏老师莅临讲座,他分享的题目是《从写作到发表:走进新闻传播学刊编辑后台》。讲座由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周敏教授主持。
02 当前学术发表的形势
刘鹏老师从目前学术发表的形势讲起,他指出近几年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作品水平不断地提高,但是新闻传播领域的学术期刊的数量却没有太大的增加。而且由于对规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总发文量在减少,比如《新闻记者》杂志过去每期能够发20篇左右的稿子,但目前每期发稿数量为8至9篇,减少了一半左右,这意味着学术发表的门槛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我们当前学术研究和期刊存在非常多的不足。他引用清华大学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院长柳斌杰的话:“学术期刊还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阶段,存在问题很多,其中表现在办刊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供需矛盾尖锐,学术品位不高,学风不严谨,创新勇气不足。从国际比较来说,科学价值较低,同行竞争力弱,学术话语权少,尚无能力引领全球学术方向和用学术塑造和传播当代中国”。
刘鹏老师提到目前每期来稿很多,但是优秀的论文并不多,这也是学刊同行的一个整体感觉。出于这样的考虑,《新闻记者》杂志虽然减少了每期刊载的论文篇数,但页数并无变动,希望以此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间接地对于学术上的风气有一些引导作用。
03 初审编辑看什么?
刘鹏老师接下来从选题和规范两个方面介绍了编辑部初审的主要原则。首先“题好文一半”,对于论文发表,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一定是论文写作的起点,也是编辑在评审或者判断一篇文章是否可以进入专家评审环节的一个最关键要素。好的学术问题,是具有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那样的,往往源于个人生命体验,但又能从“源于周遭情境的个人困扰”延展为“关乎社会结构的公共议题”。
关于选题的选取,刘鹏老师用了三个同音不同字的词进行概括:从事件中找选题,从实践中找选题,从识见中找选题。第一类是事件,比如说新冠疫情一定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critical junctures),一定也是学术生产爆发的焦点事件,新冠疫情可能带来人类命运、全球历史的转折,那么如何理解、如何判断这一转折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在此过程中肯定会涌现出一批非常重要的学术成果。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把关键事件研究理解成跟着热点话题走,理论研究需要充分的积累,会有滞后性,而不能做成短平快的热点评论。第二个是从实践,也就是新闻传播现象变动中找选题,最近重读的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塔克曼的《做新闻》,都是非常好的从现实问题到研究问题再到学术问题的研究范本。第三类是从理论、文献的发掘和对话中找选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补充或者深入。
论文的规范结构,往往被批评为“学术八股”,当然有它束缚学术想象力的问题,但也是一种前人多年探索积累形成,便于学习,便于读者阅读的写作体例。在论文结构的规范性方面,刘鹏老师觉得好的论文就像侦探小说一样,上来先告诉读者发生了一起命案,也就是提出一个悬而未决、大家关心的学术问题;这个命案现在已经有多位侦探调查过了,但是他们束手无策,或者找到了错的嫌疑人——这便是我们说的文献回顾;接下来是英雄出场,告诉读者怎么排摸线索,怎么样不动声色地调查嫌犯——这是论文写作中的方法、研究过程部分;抓到凶手当然就是研究结论了。最后还需要有个讨论,为什么我们认为他是凶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有些什么遗漏。用这样的规范意识写论文,不会太枯燥乏味。
具体到规范性判断,是不是有充分、可靠的文献回顾,是编辑判断这篇论文是不是认真,是不是值得送给相关的专家进行评审的关键点。
我们不能把文献回顾变成了一种塔克曼所说的“策略性仪式”,文献回顾是将选题从经验层面、现象层面进入到理论层面的过程,将研究问题抽象化的过程。通过批判性的文献回顾,从而把我们的研究放到整体的学术脉络当中,形成学术对话,既是和前人的对话,也是和同行们的对话,否则就成了独白或者喃喃自语。所有的研究一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创新,通过文献回顾也可以了解相关研究进展,避免重复其他学者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的话题,否则我们的学术永远只是在“重新发明轮子”(re-invent the wheel)。
对于文献的引述要注意:第一,做批判性的引述,对文章的主要的观点进行提炼,而不是直接的引用,罗列性的文献回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第二,引用重要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而不要引用那些低质低效的文献;第三,保证足够的文献阅读量,支撑一篇期刊论文,没有80篇以上的学术阅读恐怕是不够的。
04 如何给匿名评审留下好印象?
相比于初审编辑关注文章的基本形式,匿名评审环节的要求会更加严格,评审专家看得更加认真,会提出更加专业的评审意见。专家审稿,也主要是审选题,审方法,审创新。其中,研究是否具有创新价值,是专家决定取舍的关键要素。
刘鹏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防止“精致的平庸”。他引用一位匿名评审专家的话,一种是“平庸型凑合”:学习了一个什么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加上手头儿上有的东西凑一凑。由于缺乏明确的理论驱动或问题意识,这种“凑一凑”的论文往往只在边角料上下功夫;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往往只有微末的解释力,在复杂实现面前几乎没有外部有效性。这类研究只解决了“做的规范”的问题,自己练手是可以的;但却远远没有达到“做的好”的范畴。第二类是“猎奇型凑合”,将他人的研究问题复制到一个新鲜的群体中,以研究群体的猎奇来掩盖研究选题的平庸。这类选题之所以不是“真问题”,是因为研究问题不是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出发,关怀这个群体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和根本性困境,而只是利用该群体的特殊性来“拓展”既有的理论边界,从而“敲开”期刊的大门。这类研究并不算差,也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增量,但却缺乏对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也缺乏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最后往往会在匿名评审环节被“毙掉”。
匿名评审专家意见包括四类:推荐发表、修改后建议发表、修改后重审、不建议发表。如何回应专家的修改要求,刘鹏老师举了浙江大学王喆老师的经验,首先是的专家的真诚感谢,其次是将修改的地方和对应的评审专家的要求做一个表格式对比。这样的回复既体现了对审稿专家的尊重,也便于复审判断。
最后,刘鹏老师引用历史学家王汎森的一段话结束了精彩的演讲:“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何谓卓越的大学?我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学校生活的一大部分,及校园的许多活动,直接或间接都与学问有关,同学在咖啡厅里面谈论的,直接或间接也都会是学术相关的议题。教授们在餐厅里面吃饭,谈的是‘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哪个人那天演讲到底讲了什么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的大学,才有可能成为卓越大学。那种交换思想学识、那种互相教育的气氛不是花钱就有办法获得的。”
05 现场提问
问题摘录
Q:刘老师您好,我始终关注贵刊“数字生活”栏目,很受启发。请问这一栏目有何投稿注意事项吗?之前投过相关论文,案例、理论和方法都有所注意,但初审都没过。期待您的解答,谢谢。
A:实际上到底新闻传播期刊应该怎样设置栏目,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新闻记者》杂志新闻学研究的文章发表较多,传播学的研究也有一些,但主要限于那些经典的传播学议题。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开始是通讯工具,后来将其称为新媒体,如今则深度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基础设施。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被数字化,都可以成为传播学理论探讨的领域。因此我们开设了“数字生活”栏目,包括关于游戏、网红、直播等等的探讨,都会放到这个栏目里面来,也希望借此来拓展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初审编辑判断的标准主要是上面讲过的选题价值、研究方法、规范性、创新性方面。在充分的理论积累的基础上,深入数字生活现场,获得深入细致的经验材料,相信可以出现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Q:刘老师好,我对您提出的“用户新闻”概念很感兴趣。今年国内外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请问您认为用户新闻该如何更好地应对新闻真实性和用户伦理的挑战呢?
A:过去传统新闻学实际上是建立在专业实践基础上的——是一个受过职业训练的群体,通过专门的大众传播渠道,在制度化结构约束下的传播行动。而在今天的数字化社会当中,在作为一个多元行动者参与的新场景下,普通用户也成为新闻生产、传播者,新闻传播从过去的职业化专业化行动变成社会化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新闻学的概念、理论。因此这几年我对用户新闻的问题特别关注。用户新闻的出现,本身就是开放的、混沌的、融合的、弥散的、流动性的、液态的新闻传播生态的产物,当然会对传统新闻学认为的新闻真实性、新闻伦理等提出挑战。旧的规范性理论被消解,新的规范理论尚未诞生的情况下,是理论研究的契机,也是实践中不断协商、对话,重构规范的漫长过程。
众多新传学子与青年学者在云端参与了此次讲座分享,大家积极讨论,共同分享。欢迎大家继续关注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的“期刊主编面对面”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