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中国传媒智库第20期 “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科研成果发布
发布日期:2018-09-20浏览次数:
“从数据可以看出,好老师的人格特质方面,认真尽责、创新开放的得分最高;同时,情绪敏感分数得分平平。”9月14日,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20期 “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科研成果,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执行院长喻国明在发布《“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舆情研究报告》时表示,好老师具备情绪平和、安全感强、淡泊镇定等重要人格特质。
教师节期间,伴随着“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获奖者与团队的揭晓,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20期科研成果——《“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舆情研究报告》及《人民教师媒介形象的建构和历史变迁——基于<人民日报>(1946-2018年)报道分析》,发布专家分别为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研究员方增泉。该报告会由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忠教授主持会议。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峰教授、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教育学部副部长李芒教授等作为互动专家出席会议。
“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凝聚尊师重教社会共识
喻国明教授科研团队以“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为研究切口,深挖媒体报道情况,勾勒“四有好老师”样貌。《“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舆情研究报告》指出,“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的媒体传播扩散情况良好,媒体场舆情流量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重覆盖。其中,八月份媒体场舆情最活跃,舆论热度延续近一月,在全国范围内皆有传播。在报道中,“四有好老师”涵义和评选标准最受关注。就报道的第一落点而言,全国类网站居多。媒体报道的基调以正面中立报道为主,无负面新闻。“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是主要被报道的机构。报道群体方面,好老师群体和典型个人报道均有侧重。
报告还描绘了“四有好老师”候选人的人物画像指标。“四有好老师”候选人分布全国,往往教育经验丰富,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多次参与志愿服务。喻国明表示,关于“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的持续正面报道,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提升了教师职业的美誉度,提高了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等评选机构的影响力。
人民教师媒介形象建构影响大众认知与教师定位
方增泉研究员科研团队基于《人民日报》1946年至2018年的报道数据,深度解析人民教师媒介形象的建构和历史变迁,从样本的基本结构分析、报道标题中的教师形象、报道议题中的教师形象、透过典型认识教师形象类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媒体对中小学教师形象的建构不禁影响着社会大众对中学教师的正确认知与评价,同时也影响着广大中小学老师的自我定义和对奋斗方向以及追求目标的确立”,方增泉强调到。
研究发现,从1976年开始,教师报道的整体数量大幅增加,并逐渐保持稳定的状态;在不同月份下,教师报道数量分布不同,9月份对于教师的报道最为集中;不同年代,教师报道的体裁侧重有不同;在报道形式上则以文字报道为主,图片报道补充。
研究认为,教师形象的变迁历经六大阶段。整体上逐步趋于认同“知识分子”身份、教师社会地位提升、强化教师专业地位及教师形象崇高化。尽管报道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但贯穿教师形象报道的核心主题始终是“人民”。方增泉研究员认为,这符合教师职业“百年树人”“以人为本”的职业本质属性。
报道议题方面,在661篇样本报道中,师德师风议题占据首要位置,教师政策、法规与指示是报道中的重要议题,还出现了尊师重教、教师权益等题。在典型报道中,教师形象整体分为奉献型、关爱型、科研型和创新型。
专家互动:研究报告对教育媒介传播指明方向
胡智锋教授认为,“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科研成果发布会选择在习近平总书记发布“四有好老师讲话”四周年、全国教育大会刚刚闭幕之际,充分体现了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师范教育排头兵的责任与使命。相关科研成果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等不同的层面,向教师教育、教育传媒等学科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教育学部副部长李芒教授认为,两份报告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了“四有好老师”和“中国教师媒介形象”,是传播学与教育学交叉研究的产物,具有协同创新的积极样本意义。希望媒体在宣传报道教师形象时,吸取和借鉴报告给出的建议,深入生活、深入互动、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构建更为生动形象人性化的教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