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新闻与写作》副主编李蕾:在理论与现实的交融中发现学术写作的意义
发布日期:2022-04-10浏览次数:
01 讲座回顾
4月1日下午,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期刊主编面对面”系列讲座第三期在云端顺利举办。本期邀请到《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副主编、高级编辑李蕾老师莅临讲座,她分享的主题是“谈谈新闻与传播学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讲座由bat365的登录入口唯一网址周敏教授主持。
02 好文章的共同点
什么是好文章?李蕾老师以唐绪军老师关于好文章的六重境界的主张,《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老师关于“别人为什么要读你的论文”的观点,以及《新闻大学》朱春阳老师提出的“无争议,不论文”的观点引入,进而阐释自己的观点。
那么《新闻与写作》青睐什么样的论文呢?李蕾老师提到以下五个标准:一是时代话题,新闻与传播行业是具有强烈时代气质的行业,学术期刊的使命是展示学科成果、传播学术思想、记录本学科行业发展及国家、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关系,传媒学术论文也不能完全脱离这种“时代感”。好的学术研究是和当下对话,即研究问题具有现实关怀,研究者对时代的发展有敏锐的观察;二是现实问题,即研究是否从问题出发,抓住最重要和迫切的理论或实践问题;三是学术命题,论文并不是口语化或评论性的文章,而是需要学术回应的,用规范的研究方法以体现学术前沿和深刻性;四是读者意识,编辑部非常重视论文的能见度和二次传播,因此论文应强调和突出创新点和研究意义,考虑读者为什么要读你的文章;最后是文字规范,这是基本要求,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应该做到文字朴素、准确和逻辑严密。
李蕾老师还提到,从编辑部的角度出发,论文的被引量也是评价论文的一个维度,虽然不是绝对的标准,但论文的被引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论文的传播影响力。李蕾老师列举了部分《新闻与写作》期刊中被引量较高的论文,一般提出新兴概念或某个时间段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或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论文,可能会获得更高的被引量。
03 祛魅:编辑部是怎么选稿的
李蕾老师提到,对论文的总体要求是具有理性知识创新的文章,也就是说,论文有原创性价值,在提出新问题、新方法、新材料或是得出新结论方面,有一个或者多个贡献的文章,真正代表了本领域理论研究的进步。《新闻与写作》目前的用稿主要分为策划约稿和自发来稿两个部分。
《新闻与写作》的“封面策划”作为选题会头脑风暴的产物,是由编辑部进行组织约稿。首先是了解作者的课题、会议发言,或者是编辑部对目前理论界与业界现象的讨论,进而选择一两位核心作者,并拓展至该作者的领域,构建起一个特定的专题,然后策划编辑提出策划文案并在选题会上讨论,通过后再对相应的作者进行约稿、沟通写作要求和明确交稿时间,并于第二次选题会讨论各个作者的写作角度是否有交叉等问题,制定出具体的方案。
李蕾老师说,编辑部一般每天能在系统中收到5-8篇的投稿论文,一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要经过诸多环节。她向大家分享了编辑部主要的审稿流程:首先是作者投稿,编辑部收稿后,值班编辑进行初步筛选,根据选题、标题、摘要、内容规范性等退掉部分稿件;然后将初筛后的稿件分给不同栏目的责编初审,责编初审后,一是退稿,二是修改后再投,三是将稿件送去外审。外审后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审专家退稿,二是提出修改意见。接下来,作者根据外审专家和编辑的意见进行修改返回后,责编会对稿件进行加工,修改字词等细节规范和框架结构,接下来由主编或副主编进行复审,并提出意见。最后,稿件进入终审。
李蕾老师介绍了一些退稿的原因,例如选题和刊物定位不符,因此在投稿前,作者要对这个刊物有基本的判断和了解,阅读这本刊物近一两年发表的文章。另外存在一些典型问题:
(1)论文是介绍性质的,类似新闻报道;重复性的,研究后得出的是陈旧或者常识性的观点;
(2)教科书式的,问题模糊宏大,偏向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介绍和评论;
(3)综述式的,论文没有自己的核心问题驱动,虽然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研究动态和相关的思考,但作为学术论文并不是非常合适;
(4)不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的规范。
李蕾老师认为,目前期刊对选题和内容的把握有两个新的变化:一是传统的单项维度已经走向多元的用户维度。以前可能更关注新闻生产主体方面的研究,但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多转向了用户角度的研究,比如身体传播。另一个是从技术产业转向日常生活,90、00年代可能对媒体产业或媒体技术本身的研究会多一些,但这几年关于媒介文化与日常生活勾连的研究可能更加引起刊物的关注,例如视频网站中老年UP主的研究,青年女性美颜动机、意义与解读等,都是比较新的视角。
04 论文选题及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是选题问题,拟定的选题过于宽泛、不聚焦或者是无法驾驭的话题。
第二是工作总结式的现象描述或者个案描述,而不是就事论事分析某个非典型的具体问题,并不是所有新的社会现象都有学术研究的价值,作者要找到热点背后的学术脉络,把热点事件放在历史的、全球的视野中,提供一个理论的研究价值。
第三是文献综述教科书式的写作,有些论文就像教科书或者普及性读物,谈某个问题,从定义、沿革、意义、特点,到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方方面面都讲到,生怕漏掉某一项,读完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表面上看,这些论文结构完整,内容全面,观点也正确,好像什么都不缺,但真正缺乏的就是论证和通过论证得出的独到见解,而这正是学术论文的灵魂。
如何从主题到选题?李蕾老师认为,从主题到选题就好像把镜头从远处模糊的地方慢慢拉近,聚焦到某个图景上,这个过程包括:主题——选题——问题。李蕾老师以一篇获奖论文《每日推送10次意味着什么?——关于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中的新闻节奏的田野观察与思考》为例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这篇论文的作者引入了新闻节奏这个概念,提出自己关于微信公众号新闻的生产过程中的新闻节奏的观察与思考,在选题和问题的聚焦上都独具特色。
另外,李蕾老师总结了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第一,论文的规范性不足,如核心概念不清、研究方法单一或不恰当;第二,不注重标题、摘要、关键词写作;第三,案例选取缺乏代表性,如样本量和典型性不足;第四,文献综述或参考文献质量较低。
李蕾老师归纳了一些审稿专家常提出的问题,包括:文章的主旨和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研究设计和行文结构有待优化、核心概念的界定需要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学术贡献需要进一步提升。李蕾老师提醒大家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对照,对上述问题多加注意。李蕾老师向大家举了几个修改前后的标题和摘要的例子,并强调关键词应该具有关键性,能够作为检索的入口,应该仔细打磨摘要和关键词。
05 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小建议
为何写作?李蕾老师认为在学生阶段应该注重学术表达和写作训练,而学术写作要从阅读开始。她提倡从写读书笔记开始,做一些批判性阅读,在精读文献过程中,思考作者的问题意识是什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为什么?作者是怎么论证的?提到了什么证据?文章的结论是什么?阅读完后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与纵向的处理,从研究领域的历史脉络进行阅读。
阅读与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不要过于功利,写作是没有捷径的,需要一步步地积累。李蕾老师运用“树木和森林”进行比喻,如果你要研究一棵树,你需要了解一整片森林的地图,形象地说明了在学术研究中,阅读文献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的某个领域,而应该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知识的道理。她推荐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些头部刊物的文章,根据被引量等指标选取值得阅读的文献。其次,一个好的研究者,除了多读,还应该多思,学会讨论、学会提问。此外,还需要多写,坚持规范的学术训练,建议大家可以从读书笔记或书评开始训练,在沉淀的过程中进步。
李蕾老师总结了几个主要的选题来源,首先是导师课题、课堂上的学术讨论、实习经历和生活经历;其二,传媒领域关于社会、技术、文化的发展与实践,带着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去思索;其三,理论积累,通过课程学习、阅读、讲座、学术会议等渠道加强输入;其四,掌握研究方法,让已有变量产生新呈现,带来新解释。
最后,李蕾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自己比较喜欢的几段话。这几句话都表明,研究需要把个人和社会还有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
06 现场提问
问答摘录
Q:李老师您好,最近看到贵刊在压缩业务类专栏,请问是要全面转型为学术期刊吗?另请问系统投稿博士独作,通过几率大吗?谢谢您。
A:目前是在转型过程中,但仍会保留刊物特色的关注业界实践和写作指导类文章的版面。投稿主要看文章的质量,但也会考虑到作者影响力和内容选题的影响因素。
Q:李老师好,如今新闻传播学十分热门,有人甚至称其为“顶流专业”,想问问李老师,处于社会科学十字路口的新传学科的论文如何增强其影响力与社会关照,让其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A:有专家用“内卷化”来形容这个困境。一是因为研究问题的封闭性,聚焦于媒介效果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宏观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二是学科之间强化对话、方法的互相借鉴;三是新闻传播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要紧密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对社会、对媒体、对国家的影响力还需要加强。
Q:李老师您好!在新媒体已经广为普及运用的今天,我们每天都被各种热点新闻所包围,想请教李老师,如何在众多热点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新闻?谢谢。
A:其实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在信息生产、分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具有研究价值,找到热点背后的机制,平时多关注新现象,及时了解动态,以及做好理论储备。
二百余位新传学子与青年学者在云端聆听了此次讲座,并与李蕾老师积极探讨学术和业界的相关问题,讲座圆满完成。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期待“期刊主编面对面”系列后续讲座!